摘要提示:瑶族是民风较为强悍的民族,他们在祭祀、祈福、驱邪的仪式中,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绝技神功,以显示所向无敌的气概。8月28日晚,广西河池市南丹县歌娅思谷景区,白裤瑶艺人东荣上演瑶族绝技“上刀山下火海”。瑶族是民风较为强悍的民族,他们在祭祀、祈福、驱邪的仪式中,往往要进...
2024-08-26来源:[list:source]
8月24日,瑶族民间绝技传承人在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平道村古占屯为游客表演“上刀山”。8月24日,瑶族民间绝技传承人在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平道村古占屯为游客表演“下火海”。8月24日,表演者在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平道村古占屯为游客展示国家级非遗项目黄泥鼓舞。8月24日,瑶族民间绝技传承人在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平...
2024-08-25来源:[list:source]
梁秀群在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三坡村自家门前将竹篾定型(8月21日摄)。 72岁的广西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三坡村村民梁秀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麦秆花篮编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梁秀群12岁开始跟着邻居学习花篮编织技艺,心灵手巧的她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全套麦秆花篮编织技艺。1972年,梁秀群被当时的田阳县外贸局招...
2024-08-25来源:[list:source]
夜间游玩人声鼎沸,燃起了都市的烟火气息;集市的特色美食琳琅满目,汇聚了独特的文化记忆;博物馆有丰富的藏品和精彩的展览,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记忆;研学旅游带来人生新体验,掀起了文旅新风尚……今年暑期,南宁市推出各式特色“文旅大餐”,亲子游、研学游、避暑游、文博游等热度不减,吸引了...
2024-08-24来源:[list:source]
凌漫丽在田东县义圩镇七里刺绣基地查看绣品完成情况(8月20日摄)。 “我从小就跟着奶奶学刺绣,后来又跟着姑姑、阿姨学,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已经以七里刺绣为基础创作了12种工艺品。我要让七里刺绣走出大山,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让七里刺绣走进学校,走近孩子,让阿奶的手艺代代相传。”广西百色市...
2024-08-23来源:[list:source]
眼下,东兴市马路镇漫山橘林青翠,青柑初长成。未成熟的青柑入口酸涩,“摇身一变”,却能成就一番“甜蜜”事业。小青柑加工忙。张晶晶摄 在马路镇吊应村,可见青山如黛,逶迤村路直通小青柑加工厂,陆续有种植户将新鲜青柑销往厂里。村民们忙活着挖果肉、清洗表皮,将云南...
2024-08-23来源:[list:source]
8月18日,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村民们在改造后的河道上进行“刘三姐河上实景演出”。 近年来,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在结对帮扶的广东省廉江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举办水上竞技比赛、山歌对唱活动、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擦亮“水文化”品牌,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助...
2024-08-22来源:[list:source]
这是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无人机照片,8月15日摄)。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位于广西桂北大苗山腹地,辖19个自然屯,全村700余户。尧告村是苗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村寨,是广西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苗族拉鼓习俗”主要传承地。 尧告村约有600年的建村史,境内层...
2024-08-21来源:[list:source]
五彩八桂、壮美华章8月10日,央视一套晚8时播出的《非遗里的中国》广西篇节目中多个广西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展现了广西民族交融、绚烂多彩的文化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0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15项,其中有3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制...
2024-08-19来源:[list:source]
说起绣球,很多人都会想到电影《刘三姐》中,壮族少女刘三姐一边吟唱山歌,一边深情款款地将绣球抛给心上人阿牛的经典画面。2012年,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寓意深远的靖西绣球已有800多年历史,它不仅是壮族文化的瑰宝,更是非遗文旅融合的一张亮丽名片。&n...
2024-08-19来源:[list:sou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