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课堂看实物学历史,线上直播听故事动手做
盛夏暑期 到博物馆感受古今文化碰撞

同学们在文物苑观察民族建筑
不知不觉,8月过半,美好的暑假也将进入尾声。在为期两个月的暑假期间,广西博物馆策划并推出了“博物“之夏暑期欢乐营,下面就来回顾一下欢乐营里举办了哪些好玩有趣的活动,以及还有哪些即将开展的活动值得期待。
线下课堂寓教于乐
7月26日至30日,“瓯骆人的衣食住行“课程如期而至,这也是区博连续三年在暑假期间举办的公益活动。今年的活动共包括四堂主题课,分别为《云想衣裳》《我的饕餮之旅》《居有其所之家的故事》《穿越古代去travel》。

在文物苑风云桥看榫卯结构 (广西博物馆供图)
在为期五天的课堂上,博物馆的老师们为同学们带来了瓯骆人的服饰特点、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蕴含的生活理念、古代饮食的起源与发展、类似鸟巢的“干栏“式建筑、广西古代交通发展史等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
为了丰富课堂的趣味性,同学们还在博物馆老师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制作了民族娃娃贴画、手绘铜鼎、搭建房子和小帆船,并走进文物苑,近距离观察侗族风雨桥的构造,通过触摸、观察,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区博还在8月份策划了“博物馆职业体验营“和“跟着博物馆游广西“两场线下活动,虽然因疫情防控需要遗憾取消,不过线上活动同样干货满满。

博物馆老师带领同学穿越到古代去“旅行“
线上直播丰富多彩
8月13日19:30,“文化遗产周周学“云课堂闪亮登场,当天的主题为“夏有清风“之团扇篇。博物馆老师以一片树叶和一把蒲扇正式开启直播,向大家讲述了我国古代扇子的发展史,并通过展示不同主题和图案的拓印图,分析与扇面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
其中最令网友们感兴趣的莫过于宋代出水芙蓉图,只见图中画面饱满,荷花舒展,展现出了宋代团扇的特征。随后,博物馆老师现场展示了团扇的绘制过程,从材料准备到绘制,从开笔到运笔,从调色到简单的绘画手法,翔实的步骤让网友们兴致大增,纷纷跟着直播DIY属于自己的团扇。
据了解,“文化遗产周周学“云课堂共有两期,下一场线上直播时间为8月27日19:30。此外,区博还将在8月23日至27日,结合该馆馆藏与水果有关的藏品及地域特色文化,推出线上微课堂之岭南有佳果系列,让大家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了解广西水果的来因去“果“,感受“果“之非凡,领略壮乡的独特风情。
(记者 陈蕾 实习生 赵淑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