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18luck英超

广西德保:南路壮剧演绎非遗魅力

2023-02-04 16:22:48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南路壮剧伴奏团队。莫超驿摄

南路壮剧伴奏团队。

       1月30日,2023年天保庙庙会在德保县马隘镇天保庙广场举办。南路壮剧的表演者们身着传统壮族服饰早早候场,个个精神抖擞、明艳动人。舞台下的村民们满怀期待,一场妙趣横生的南路壮剧徐徐展开。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充满着喜庆的“年味”气氛。“新的一年里祝在场的男女老少,平安喜乐、工作顺利、快快乐乐”“祝大家新年快乐”……首先上台的《七仙女下凡》节目引得满场喝彩,“仙女”们你一言我一句用壮语祝福台下观众,应和着壮剧的配乐,摇曳着婀娜的身姿,一会儿转着圈,一会儿轻摆云袖,将“七仙女”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热烈的掌声像暴风雨一般席卷全场。

       随后,南路壮剧《刘三姐》闪亮登场,四位“刘三姐”身穿特色的民族服装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上舞台来,与她们对唱山歌的壮乡男儿也迈着中八字步和正、反摆手法走上舞台,展示出十足的壮族男子汉气势。不一会儿,“刘三姐”便与男子对唱起来,歌声和奏乐时而高亢嘹亮,时而平静甜美,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演出中神情绘声绘色的“刘三姐”们和动作活灵活现的男子们相得益彰,博得观众阵阵喝彩。演出幽默风趣、生动传神,让观众拍手称赞道:“唱得好,再来几段。”

       南路壮剧为何如此受人们欢迎?据了解,南路壮剧在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大家庭中历史悠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流布广泛,是艺术形态成熟的一个剧种,也是唯一一个在中国和越南两国跨境分布传播的少数民族剧种。2010年南路壮剧入选自治区级第一、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剧目根据壮族民间故事改编和现代生活题材创编,剧情以民众生活经历为题材,反映壮族人民的生活意愿,形成了一套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音乐唱腔、表演程式和一批传统剧目。如《解臼》《宝葫芦》《百鸟衣》《女儿媒》等,共约200多出。伴奏乐器有扬琴、马骨胡、三弦、吊钗、锣、木鱼等数十种乐器,以马骨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唱词、道白是壮族的方言土语,听起来特感亲切,深受群众喜爱。

       广西德保县作为南路壮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每逢新春佳节,该县各地的“村晚”、庙会上便随处可见南路壮剧的精彩表演,因唱时常用“呀哈嗨”衬腔,故又叫“呀嗨戏”。

       南路壮剧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次庙会演出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演出中轻盈优美的旋律诠释着热情好客的德保壮家儿女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充分发挥了壮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辑:李锐]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18luck英超-18luck英超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址: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星光大道48号海丽大厦1403室 邮编:530030 电话:13307813878 18677065828 邮箱:1574706905@qq.com

    桂ICP备2020008621号-1 桂公安网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