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象州壮欢获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公布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名单,346家单位荣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荣获“第九届全国服务 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先进集体“称号。

2018年马坪壮欢全唱队在壮欢三月三旅游品牌推广活动上表演唱
多年来,马坪镇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狠抓文化惠民工作,服务各族人民,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健全阵地建设,强化载体服务功能,推动全镇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阵地建设标准化,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广西象州县马坪镇第八届全区壮欢山歌擂台赛颁奖现场
近年来,马坪镇抓基础投入,完善阵地设施建设。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设有排练室、娱乐室、壮欢展示厅、公共电子阅览室、儿童之家、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室;有光纤上网电脑12台,各类乐器12种,藏书量8100多册,本地乡贤自编的“壮欢“书籍一批;配套建设篮球场一个,戏台一个,是个功能齐全的文体娱乐中心。每年文化专项经费5万元按时到位,专款专用。
抓队伍管理,提高文化服务能力
马坪镇服务中心举办来宾市壮欢歌手培训班
该镇依托一流的阵地设施,不断提高服务效能,配备优秀管理人才。中心人员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10 天以上。主任覃美星同志,在中心工作37年,5次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站长;2020年获中共来宾市委组织部、来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记功一次。2021年获象州县“2020年最美职工“;2021年获评为“2020年来宾市优秀共产党员“。同时,积极培养群众文艺人才,组建基层文艺队伍,中心下设马坪镇文联,文联组织下辖壮欢研究学会、书画美术协会、文学协会、曲艺协会、舞狮协会、篮球协会等6个协会团体,通过成立文联组织把全镇文艺人联合起来,为马坪镇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协会中的群众书画家李小萍的书法作品入国家级展览3次,多次获自治区级、市级大奖。
抓文化特色,实现惠民活动常态化

群众自发形成的歌圩
该镇利用春节、三月三、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及重点节庆开展文艺演出、体育健身、培训指导、壮欢表演等活动,突出活动特色,打造活动品牌,年均服务群众30多万人次。文艺活动多元化,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如:(一)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建成第一批“来宾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接待干群打卡18361人次,庚续红色血脉,凝心聚力,共建美丽乡村。(二)文化惠民树新风。依托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年举办篮球赛30场次以上,文艺演出等活动50多场。其中,每年开展一次“壮欢“山歌赛活动,2021年6月组织举办“山歌颂党百年恩“全区第八届壮欢山歌擂台赛取得良好的效果,吸引全区各市100多位壮欢歌王、78位歌手参赛,参加群众3万多人次;同时,主动拓展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的功能,多次组织开展壮欢传唱、广场舞、创业技能、文艺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年均培训21场次,参与群众1260人次。(三)建立壮欢文艺宣讲团、农村实践站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开展党的十九大、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党10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等宣讲。
非遗文化品牌化,传承非遗有基地

舞蹈爱好者在服务中心排练室排练
马坪镇依还十分重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及壮欢传承基地的建设。目前有自治区壮欢传承人2人,有14人获得“广西壮欢歌王“的王冠。将马坪镇龙兴小学、马坪中学定为壮欢传承基地,推行“壮欢进校园“活动。同时,通过壮欢活动带动非遗文化发展。修建壮欢歌圩广场,举办壮欢歌圩擂台赛,每年邀请区内外文艺人士和歌王参加“壮欢研讨会“,有效推动了壮欢文化广泛化、民间化、自发化传承。2010年,马坪壮欢获评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马坪中学因非遗文化传承工作突出获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